印尼精锡出口政策尚不明确,ITA密切关注发展动向(2022.10.26)

目前,对于印尼有可能禁止精锡出口的报道较多,但目前尚未得到来自印尼官方的确切消息。国际锡业协会(ITA)日前与印尼相关生产企业沟通,获悉印尼政府仍在调查出口政策变化的路线和即将带来的影响,将于明年早些时候完成一份投资路线图,力求选择具有良好增值前景的下游行业进行投资。就目前情况而言,印尼政府的态度似有所软化,有可能实施一定的限制措施,而不是完全禁止精锡出口。

自2009年以来,印尼民主斗争党一直希望激励大宗商品供应链的增值,以促进国内GDP增长。现任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佐科维Jokowi)延续该党派路线,在2020年禁止了镍的出口,随后扩大了禁令范围,目前铝土矿和铜也在禁止出口名单中。

印尼产出的94%的锡均用于出口,所以,相关政策的调整对印尼意义重大。东南亚国家对印尼锡的依赖度较高,尤其是印度、韩国、日本和台湾,欧洲和美国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但印尼仍旧是其重要的供应方。今年1-9月,印尼出口了58,178.69吨锡金属,主要出口到中国、新加坡、韩国和欧洲其他国家。

2022年6月,ITA曾对印尼出口政策的调整进行了简要分析,具体如下:

硬性禁止

在这种情况下,印尼政府将在特定日期不再允许精炼锡出口。假设政府宣布了这些计划,下游锡消费者将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产能。鉴于许多锡消费板块的复杂性,这不太可能足以显著增加锡的消费能力,当然不会达到超过目前消费水平的十倍。同时,印尼国内锡生产商将留有大量锡金属库存,许多生产商可能会被迫停产。对印尼以外地区,锡价将飙升;可能会鼓励边缘或手工生产者的供应,但不太可能抵消减少的供应。从长远来看,由此产生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可能会对锡业造成损害。

国内配额

实施配额制度来优先考虑国内消费者。在印尼现行煤炭出口政策下,国内用户获得了价格优惠和有保障的供应;这也可以适用于锡。值得注意的是,4月底有争议的棕榈油出口禁令最近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替代了现在采用的基于百分比的国内市场义务(DMO)。这种配额可以逐步实行以取消出口。这种方法的推进力度将决定现有锡消费者的供应链风险。

质量方针

此前印尼在2012年实施的精炼锡出口限制侧重于质量,只允许出口纯度在99.9%以上的锡锭。而在 2013 年最后期限之前放宽了这一规定,允许锡锭的铅含量达到300ppm。类似的方法可以支持低端焊料和其他行业的增长。然而,目前还不清楚这是否足以鼓励外国投资。它还强调了任何法规中精度的重要性以及基于微量合金化的变通办法的可能性。


thumb-image
关注ITA,获取更多权威资讯。

Mon – Fri 09:00 – 17:30

ITA北京(原ITRI北京)

北京代表处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一座711

总机: 00 8610 6808 0915

ITA英国总部(原I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