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二硒化锡(SnSe₂)——一种新型电池储能超级材料(2025.06.26)

来自天津工业大学及合作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近日指出,二硒化锡(SnSe₂)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电极材料,有望用于下一代储能设备,并在锂离子电池(LIBs)、钠离子电池(SIBs)和超级电容器(SCs)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

二硒化锡是一种二维层状半导体,原材料丰富、毒性较低。与现有主流负极材料(如锂电池中的石墨、钠电池中的硬碳)相比,二硒化锡具备更高的理论容量,意味着它可以在单位质量内储存更多电荷,具备更大的能量存储潜力。

这种材料的突出特性之一便是能够支持快速的离子扩散——即锂离子或钠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够迅速穿过电极。这一特性得益于其层状结构和较大的层间距,这两者为离子传输提供了宽阔且低阻抗的通道。更快的离子扩散则能带来更短的充电时间和更高的功率输出。 

此外,二硒化锡还有助于克服许多锡基负极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体积膨胀。纯锡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率可超过400%,这会导致机械应力、材料开裂以及容量衰减。相比之下,二硒化锡中的硒原子起到了缓冲作用,能够吸收部分应变,从而减缓结构退化。

此外,研究人员也正在探索将二硒化锡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一种能够极快速储存和释放能量的器件。得益于其层状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二硒化锡能够比许多传统材料储存更多的电荷。当与石墨烯等其他导电材料结合使用时,它已展现出极高的储能性能。

国际锡业协会(ITA)正密切关注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并注意到在当前的学术研究中,锡硒基材料是备受关注、研究最为频繁的负极材料之一。

总体而言,二硒化锡有望成为清洁、高效、可规模化能源存储体系中的战略材料,为未来电池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欲获取更多锡基创新的前沿动态及深度见解,敬请访问锡谷平台,掌握锡科技的未来脉动。

网址:www.tinvalley.org


百年冶炼传承与转型之路:走近马来西亚冶炼集团 (MSC)(2025.06.26)

在全球锡产业链中,马来西亚冶炼集团(Malaysia Smelting Corporation Berhad, MSC)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领先的冶炼技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全球主要的综合性锡生产商之一,MSC的运营动态对全球锡市场供应具有重要影响。继上一期对秘鲁明苏公司进行全面介绍之后,本期我们将走近MSC,这家拥有百年冶炼传承的马来西亚锡企业,了解其核心业务、主要生产设施、运营表现、战略转型及未来展望。

一、 公司概况

MSC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887年,最初是作为海峡贸易有限公司(The Straits Trading Company Limited, STC)的冶炼业务部门。如今,MSC已发展成为一家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主板和新加坡交易所主板双重上市的公司,其主要股东仍为STC。公司总部及主要的现代化冶炼设施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巴生港的英达岛工业园。

二、核心业务:聚焦锡产业链的整合与拓展

MSC的业务全面覆盖锡的价值链,主要包括锡冶炼和锡矿开采两大核心板块,并积极向上游资源和下游应用拓展。

锡冶炼:这是MSC的传统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公司运营着马来西亚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锡冶炼设施,不仅处理自有矿山产出的锡精矿,也提供定制收费冶炼服务。MSC生产的“Malaysia Smelting Corporation Straits Refined Tin”品牌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以其高纯度享誉国际市场。

锡矿开采:为保障原料供应,MSC积极拓展上游资源业务,通过其控股子公司拉曼液压锡私人有限公司(Rahman Hydraulic Tin Sdn.Bhd.,RHT)运营马来西亚最大的硬岩露天锡矿。此外,MSC正积极推进新的上游项目,包括在已收购的Asas Baiduri土地上进行锡资源勘探与开采,以及计划通过RHT的子公司SL Tin Sdn.Bhd.重启在双溪林明(Sungai Lembing)矿区的采矿活动,以增强原料自给能力和资源掌控力度。

三、主要生产设施与运营情况

MSC的主营业务为马来西亚的自有矿山和冶炼厂。

拉曼液压锡矿(RHT Tin Mine):

该锡矿位于霹雳州高乌(Klian Intan, Perak),是MSC主要的自有锡精矿来源。2024年,RHT的锡精矿产量为2,516吨,约占当年MSC总冶炼原料投入的16%。矿区总含锡金属资源量估算为41,805吨(探明资源量+指示资源量+推断资源量),平均品位2.460千克锡/立方米。

为了进一步提高锡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RHT矿已完成球磨机和选厂升级,将锡精矿日产量提升至11吨。同时,公司正在建设新的尾矿库及“amang”(锡矿伴生砂矿)处理设施。该设施设计日处理能力为3,000吨,将从砂质尾矿和amang材料中提取锡金属,有助于提升锡回收率并改善环境效益。

英达岛冶炼厂(Pulau Indah Smelter):

该厂装备了顶吹浸没式吹枪技术(Top Submerged Lance, TSL),这是一种单阶段冶炼工艺,设计的宗旨是最大化锡回收率、高效处理复杂含锡原料、提升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2024年,英达岛冶炼厂的设备利用率维持在约60%-70%的水平,与上一年基本持平。为进一步增强产能和运营的灵活性与韧性,MSC正在英达岛工厂安装一台新的回转炉 (rotary furnace)。一旦投入运营,新回转炉将主要用于处理锡中间物料,从而提高粗锡产量,并能在TSL炉进行计划性停产维护期间,确保冶炼产能的连续性,减少对整体生产的干扰。

巴特沃斯冶炼厂(Butterwor Smelter):

巴特沃斯冶炼厂位于槟城州,是MSC百年冶炼历史的象征,在过去为全球市场供应了大量精锡。 但随着MSC冶炼业务向更现代化的英达岛工厂集中,巴特沃斯冶炼厂正按计划进行退役,预计可降低运营费用近30%。目前,该冶炼厂计划于2025年底全面停止生产。在完全退役前,MSC继续利用巴特沃斯工厂处理早期多阶段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锡中间产物 (tin intermediates)。这些中间产物含有可进一步回收的残余锡,通过处理这些物料,MSC可以挖掘更多额外价值并提升整体利润空间。

四、 市场表现

2024年MSC共生产精锡1.63万吨,占全球精锡总产量的4%,较2023年的2.1万吨同比下降约21.4%。产量下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英达岛冶炼厂为期两个月的计划性年度维护,以及全球锡精矿供应趋紧导致原料流入减少。

尽管产量有所下滑,MSC依然是全球主要的精锡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2024年MSC精锡总交货量为16,545吨。日本是其最大的单一出口市场,其次是中国和印度。

五、 结语

尽管2024年面临产量下滑的挑战,但MSC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积累、领先的技术实力和清晰的战略规划,依然在全球锡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公司的未来战略规划清晰,英达岛冶炼厂(特别是新回转炉)的运营效率、RHT矿及新矿项目的进展、以及公司在全球“绿色锡”和新兴技术材料需求浪潮中的应变与布局,是其保持良好运营的关键。作为全球锡行业的重要风向标之一,MSC的公司动态值得我们持续密切关注。




科学家利用锡锌电极在海水中实现碳捕获(2025.06.26)

同济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改进型锡锌电极,该电极能够以海水为电解液,将二氧化碳(CO₂)转化为一种有价值的液体化学品——甲酸盐(HCOO⁻)。这一方法有效解决了海水电解过程中的金属腐蚀与副反应等技术难题。

甲酸盐是一种能量密度高的液体分子,可用作液体燃料、化工原料以及储氢载体。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盐,不仅能减少大气排放,还能生产出易于储存和运输的产品。该技术直接使用海水作为电解质,进一步提升了环境可持续性,无需额外化学添加剂,充分利用自然界丰富的资源。

这项创新的核心在于电极的设计。研究人员在锌基底上构建了岛状的锡层,为电化学反应提供了活性位点。随后,他们用单宁酸——一种能够抑制腐蚀并有效抑制竞争性析氢反应的植物衍生化合物——对该电极表面进行涂覆,最终得到的是一种性能稳定且具有高选择性的电极。

在测试中,该电极在标准电解质条件下生产甲酸盐的法拉第效率(衡量电流用于产生目标化学产物的有效性指标)达到了86.4%,并且在3.5wt%(重量百分比)的氯化钠溶液以及天然海水中均保持了优异性能。

这项研究展示了经过天然衍生涂层强化的锡基电极,如何在实际条件下有效支持二氧化碳的高效转化。它标志着人类在开发可规模化、兼容海水的碳捕获技术方面,迈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

欲了解更多锡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创新,敬请访问锡谷。

网址:www.tinvalley.org


利用植物提取物制备高科技应用氧化锡纳米颗粒(2025.06.13)

科学家们开创了一种利用食用植物提取物生产氧化锡(IV)纳米颗粒 (SnO₂NPs) 的绿色合成新方法,为传统的化学制备工艺提供了一种环保且可持续的替代方案。

氧化锡(IV)纳米颗粒(SnO₂NPs)广泛应用于触摸屏、太阳能电池板、气体传感器、电池等众多高科技领域。在此项具体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这种氧化锡用于治疗乳腺癌。结果显示,SnO₂NPs能够将癌细胞的存活率降低至43.45%,这意味着超过50%的乳腺癌细胞被杀灭。

来自土耳其帕穆卡莱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了经过预处理的、粉末状的圣蓟和野樱莓的提取物。

该合成过程利用植物基化学物质将氯化亚锡(SnCl₂·2H₂O)转化为氧化锡,随后在高温下对产物进行煅烧或脱水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技术,证实了研究团队成功制备出形态特征独特且性质稳定的氧化锡(SnO₂)纳米颗粒。

这种采用植物基提取物的方法避免了有毒化学品的使用。该工艺有望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纳米颗粒生产,并与传统方法相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欲了解更多锡相关领域的最新创新动态,敬请访问 Tin Valley。

锡谷网址:https://www.tinvalley.org


IRH 收购 Alphamin 多数股权(2025.06.13)

总部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International Resources Holding(IRH)已达成一项协议,将收购Tremont Master Holding所持有的锡矿商Alphamin Resources(TSXV: AFM; JSE: APH)的多数股权。

通过此次交易,IRH将从Tremont公司手中获得Alphamin Resources 56%的权益,交易金额约为3.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61亿元)。Alphamin Resources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运营着全球第三大锡矿——Bisie矿。Tremont则是总部位于美国的Denham Capital的一家子公司。

这家矿业投资公司目前在赞比亚的一个铜矿综合项目中持有多数股权,并且也涉足金属贸易业务。

IRH首席执行官Ali Alrashdi评论道:“Alphamin Resources优异的生产表现与我们致力于获取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优质矿业资产这一战略高度契合。”

Tremont公司主席Rob Still表示:“在经历长达12年对Bisie矿的勘探、评估以及后续的建设和运营之后,我们现在欣然将所持股权转让给另一位长期投资者,这位投资者与我们对该矿运营的愿景以及对该地区的承诺高度契合。”

此项交易达成之际,正值有报道称美国与刚果民主共和国近期就“美方以提供安全支持换取关键矿产开采权”一事进行谈判。

由于非国家武装组织向Bisie矿区逼近,Alphamin Resources曾于2025年3月暂时停止了采矿作业。在宣布停产消息时,该公司表示已聘请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进行游说,以争取美国就相关安全威胁采取外交干预。

Bisie矿山运营已于四月份重启,该公司表示分阶段的复产工作进展顺利。

在Mpama South扩建项目全面投产后,该矿原计划在2025年可生产20,000吨锡精矿,但在经历停产事件后,这一预期产量已下调至17,500吨。

我们的观点:近期,在锡供应领域企业并购活跃以及美国对区域关键矿产兴趣提升的浪潮中,此项交易的达成,标志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已成为一支与美国、中国并驾齐驱,共同争夺锡供应主导权的重要力量。”

安第斯山脉的锡业之星:全球第二大锡生产商——明苏公司(Minsur S.A.)(2025.06.13)

继上一期对2024年全球十大精锡生产商进行概览之后,本期我们将聚焦南美洲,深入探访稳居全球第二、被誉为安第斯山脉“锡业之星”的秘鲁明苏公司(Minsur S.A.),介绍其发展历程、核心业务、主要矿山项目及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卓越贡献。

一、公司基本简介:源自秘鲁的矿业传承

明苏公司成立于1977,是秘鲁领先的综合性矿业公司之一,植根于秘鲁丰富的矿产资源。公司隶属于秘鲁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集团之一— 布雷卡集团(Grupo Breca)。布雷卡集团业务版图广阔,横跨矿业、金融、工业、渔业、房地产及服务业等多个重要领域,为明苏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本和战略支持。

明苏公司总部位于秘鲁首都利马,其股票在利马证券交易所上市。凭借数十年的矿业开采和运营经验,明苏不仅在锡金属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在黄金等其他贵金属的开采和生产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为秘鲁的经济发展和全球的资源供应做出贡献。

二、主要业务:聚焦锡与黄金

明苏公司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

锡金属业务:这是明苏公司的基础业务,也是其在全球市场享有盛誉的主要原因。公司从事锡矿的勘探、开采、选矿、冶炼和精炼,生产高纯度的精炼锡锭,供应全球市场。其锡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焊接、化工、马口铁、合金制造等多个领域。

黄金业务:明苏公司也是秘鲁重要的黄金生产商。公司在秘鲁拥有并运营黄金矿山,通过高效的开采和加工流程生产金锭。

三、主要矿山项目与生产基地

明苏公司的锡生产主要依托其世界级的核心资产:圣拉斐尔矿山

圣拉斐尔矿位于安第斯山脉东部普诺地区,海拔4,500米,是南美最大的锡矿山之一,自1977年起由明苏运营。该矿日处理矿石量为2,830吨,入选平均品位为2.65%锡,回收率达89%。

该矿为地下矿山,采用重力选矿与浮选工艺,以获取高纯度的锡精矿。此外,矿区还结合传统采矿与德国矿石分选技术(ore sorting),该技术利用X射线分析岩石成分,从而识别并分类含锡矿石,并依据品位将其与无经济价值的矿石分离。

作为世界级的锡矿床,圣拉斐尔矿山拥有可观的资源和储量。截至2024年底,该矿山的总资源量(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为646.9万吨,平均锡品位2.58%,蕴含锡金属量约16.7万吨。

总计测量及指示资源量则更为丰富,达到793.4万吨,平均锡品位3.14%,蕴含锡金属量约24.9万吨。

2024年,明苏公司处理每吨矿石的成本为143美元,相比于2023年167.3美元,成本下降14.5%。

B2尾矿处理项目

B2项目专注于对历史遗留的尾矿进行再处理,设计处理能力为每日2,500吨,能够回收原位于圣拉斐尔矿旧尾矿库中的锡资源。

截止2024年年底,该项目探明及控制储量为338.1万吨,平均锡品位1.17%,蕴含锡金属量约4.0万吨;指示及推断资源量总计也达到尾矿量348.3万吨,平均锡品位1.16%,蕴含锡金属量约4.1万吨。

2024年,B2厂处理了88.77万吨历史尾矿,平均处理品位为1.26%,回收率达到70.23%。此外,

B2尾矿项目不仅能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足迹,也为明苏公司维持和提升锡产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皮斯科冶炼厂与精炼厂(Pisco Smelter and Refinery)

皮斯科厂位于秘鲁伊卡大区(Ica Region)的皮斯科港附近,于1996年开始运营,是世界上第一家在锡精矿熔炼中采用浸入式喷嘴技术的冶炼厂。这座现代化的冶炼和精炼设施负责将来自圣拉斐尔矿山的锡精矿加工成高品质的精炼锡锭,是明苏公司锡产业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2024年,皮斯科厂共处理了81,159吨锡精矿,入厂精矿的平均品位为39.53%,冶炼回收率达96.40%的冶炼回收率。冶炼和精炼环节的设备利用率分别达到了95.28%和60.87%。

普卡马卡金矿(Pucamarca Gold Mine)

位于秘鲁塔克纳大区,是明苏主要的黄金生产单位。该矿区可开采的黄金储量为55万盎司(大约15.6吨)。该矿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通过堆浸工艺从低品位金矿石中提取黄金,最终生产金锭。

四、业绩表现与战略动向

在2024年全球十大生产商排名中,明苏以3.63万吨的产量位居第二位,占十大生产商总产量的20.9%,占全球总产量的13.2%。此外,这一产量相较于2023年的3.17万吨同比增长14.3%。其中:

  • 圣拉斐尔矿产量为2.44万吨,同比增长17%,得益于“Lingo”项目推动效率提升;

  • B2尾矿项目产量为0.79万吨,同比增长超47%;

  • 皮斯科厂精锡产量达3.09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

2024年第四季度,明苏宣布将出售在巴西的Mineração Taboca公司,包括该公司旗下的Pitinga矿和Pirapora冶炼厂,Mineração Taboca公司成立于1969年,是巴西最大的锡生产商。2024年,Pitinga矿区的产量为6,497金属吨,较上一年增长16%Pirapora 冶炼厂的精炼锡产量为5,914吨,比2023年增长10%,占明苏2024年产量的16%

Minsur公司现在仍然是全球第二大精炼锡生产商。这次的变化可能使该公司将重点放在位于秘鲁Nazareth的勘探项目上——该项目按设计产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锡矿项目之一。

2024年明苏公司的产量增长在全球锡供应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尤为亮眼,凸显了该公司运营的稳定性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此外,出售巴西Mineração Taboca公司这一举动,标志着明苏将进一步聚焦在秘鲁的优势资产和高潜力项目。未来,明苏的产量结构将如何演变?Nazareth勘探项目能否顺利推进并成为新的增长点?作为安第斯山脉的“锡业之星”,明苏公司的后续发展值得全球锡行业持续关注。

秘鲁明苏公司官网:https://www.minsur.com

Mon – Fri 09:00 – 17:30

ITA北京(原ITRI北京)

北京代表处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二座1114

总机: 00 8610 6808 0915

ITA英国总部(原I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