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际锡业大会圆满落幕

2014年5月14日,在素有“印度洋绿宝石”之称的美丽岛屿——马来西亚槟城,召开了由国际锡协主办的第9届国际锡业大会。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代表,是近年来我们在海外举办的会议中参会人数最多的一届。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供应与需求前景展望、市场预测、交易所与定价以及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球锡行业进入了新旧资源交替的时代,未来的可持续供应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云南锡业集团总经理高文翔在大会上就全球锡资源及产业的发展趋势作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全球原生锡资源的减少不可逆转,未来锡资源的开采利用无疑将朝着开采深度更深、矿石成分更复杂、作业难度更大、品位更加贫化和成本不断上升的方向发展。这必然导致对后续生产工艺技术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从而促进资源利用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当然,也必然促使对新资源勘探投资力度的大幅增加。云锡集团在应对锡资源减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2003年起在个旧地区每年投入2亿元人民币用于深部资源勘探,10年来个旧地区新增67万吨锡资源储量。未来十年,还将继续投入25亿元人民币用于勘探开发。然而高品位资源正在减少,资源品位逐步下降。云锡集团确认的7处总计100万吨的目标资源中,大部分属于地下2,000米的矽卡岩锡石硫化矿床。云锡同时在个旧保有着近40万吨的尾矿(在澳大利亚雷尼森矿山也有部分尾矿),但高文翔强调受高成本及选矿技术难度大的影响,在锡价未达到30,000美元/吨之前是没有经济效益的。 考虑到行业的发展及成本的上升,他预计到2018年,锡价可能会上升至45,000美元/吨。

明苏公司总裁 Juan Luis Kruger先生表示明苏在未来3-5年内将提高勘探和基础建设的投入,公司的战略核心是加强在圣拉斐尔矿(San Rafael)和周边地区的勘探工作、启动尾矿再处理工厂、以及突破巴西皮廷加露天矿(Pitinga)的选矿瓶颈。2013年,明苏公司在圣拉斐尔矿进行了超过48,000米的钻探工作,是前些年勘探量的180%。不但填补了2013年的采矿资源,还增加了资源储备近100万吨。截至到2013年年底,圣拉斐尔矿锡金属储量为21.6万吨,开采寿命9.1年。今年计划采用8台钻机进行60,000米钻探工作。并且,在该矿山周边尚有3处高潜力资源,其中2处已处于初探阶段。明苏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内投入其收入的1.5 - 2.0%进行棕地再开发,并计划在秘鲁和巴西追加投入3.5-5亿美元的基建费用。圣拉斐尔矿山的尾矿量为760万吨,含锡1.05%。根据今年完成的预可行性报告的积极结果,该项目可在低运营成本的情况下维持8年。皮廷加矿山在2014年将迎来25%的产量增长,为优化现有矿石处理设施,公司将扩大资本投入金额。基础于目前含锡42.3万吨的资源储量,该矿山的寿命可以超过27年。

但是世界其他地区的矿山项目投产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红风筝资本公司(Red Kite)的Michael Jansen先生在报告中指出:“即使很多投资者倾向于投资锡资产,但在股权融资及债务融资方面仍然困难重重。”德国BGR研究所的Harald Elsner先生预测:“到2020年,目前一系列的锡项目中,只有7个新兴矿山项目会取得进展。”

一些新兴的锡生产国家,如非洲和缅甸的锡矿生产也备受关注。马来西亚冶炼集团(MSC)总裁Chua Cheong Yong先生介绍了刚果及周边国家的锡生产和投资现状。他还指出,ITRI锡供应链倡议(iTSCi)项目自2009年发起以来,已在当地取得重大进展,并覆盖非洲中部80%的精矿出口。MSC积极参与到该项目中,并且目前是唯一一家使用来自刚果和卢旺达的iTSCi贴标签的锡矿的冶炼厂。缅甸Pongpipat公司总裁介绍了缅甸目前锡矿的生产情况和投资前景,提出未来缅甸将可能成为下一个锡的主要生产国。

ITRI勘探和开发小组的10家成员分别在大会上介绍了各自项目的进展情况,其中有一些项目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来自消费领域的公司分别谈及了锡在各领域的消费前景,Alent公司介绍了汽车及LED照明领域焊料的新应用,ITRI技术领域的专家也指出,锡在能源产业方面有着长期机遇。

会议还邀请了香港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HKEx/LME)以及印尼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ICDX)的高级官员分别对各自交易所的合约及计划进行了介绍。ICDX的Megain Widjaja先生指出:“自去年8月印尼出口新规实施以来,在最初的9个月里印尼出口了价值8.14亿美元的3.5万吨锡(截止目前出口量已超过4万吨)。印尼新规对其锡产业有着积极的影响并减小了全球锡价的波动。” 香港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HKEx/LME)的刘博雅女士透露“港交所计划在近期推出包含锡在内的六种基本金属的迷你人民币合约品种,目前正在进行积极的准备工作。”

ITRI的专家Peter Kettle先生以及崔琳女士对于全球和中国锡市场短期及中长期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和解读。Peter先生指出印尼供应的不确定性仍将是影响短期市场的重要因素,中长期看,与能源相关的锡消费领域前景更好。全球库存将在未来几年内降至很低的水平,价格也极有可能继续上涨。

崔琳女士对于未来中国的消费和生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尽管未来十年,中国的锡消费增长将会减速,但是仍然会强于产量的增长。中国也将会逐渐成为一个显要的锡金属以及原材料的净进口国。对于中国的生产商来说,如何保障原材料的供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的锡生产商还将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对于环境污染的管控以及技术升级所需要的投资正在增加。

其他重要的报告还包括来自消费企业英特尔公司(Intel)的报告;印尼环保和社会经济问题综述以及有关澳斯麦特冶炼技术的报告。

同时,由印尼冶炼厂发起成立的新组织——印尼锡出口商协会(AETI)在国际锡业大会上宣布成立,该协会发言人表示新的协会将积极的与国际锡协及国际锡业界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促进印尼锡行业的发展。

大会报告结束之后,会议主办方以及马来西亚冶炼集团(MSC)组织参会代表参观了MSC公司位于槟城的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冶炼厂,以及该公司坐落在马来西亚半岛北部的全球最大的露天锡矿山——Rahman Hydraulic矿山(RHT)。MSC公司高质量的接待给参观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代表表示通过此次参观,对于锡的历史、生产工艺和技术有了充分的了解。

本届锡业大会在掌声中圆满结束。国际锡协对参与组织、赞助、演讲及出席的各位锡业精英表示衷心地感谢!锡路有你更精彩,我们期待下一次与您再相聚!


thumb-image
关注ITA,获取更多权威资讯。

相关内容
    敬请期待

Mon – Fri 09:00 – 17:30

ITA北京(原ITRI北京)

北京代表处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一座711

总机: 00 8610 6808 0915

ITA英国总部(原I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