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基锡电池新技术:潜力初显(2025.05.13)
一种新兴的水基锡电池技术正崭露头角,为储能领域提供了一种简约而高效的解决方案。该技术在专业上被称为“水基锡电池(ATB)”,其核心在于采用锡基负极和水基电解液。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这项技术不仅具有可持续性和成本效益方面的潜力,更有低毒性和高安全性的额外优势,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替代方案。
在这类新型水基金属电池中,锡拥有一项独特优势:它对电解液中易生成氢气的副反应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从而提升了系统安全性。尽管如此,若要实现商业化应用,ATB仍面临一系列技术挑战。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在于电解液中二价锡离子(Sn²⁺)的不稳定性。这些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往往会氧化成四价锡离子(Sn⁴⁺),且该过程不可逆,导致活性锡离子逐渐损耗,长此以往会导致电池性能衰退。此外,锡在充放电循环中若沉积不均,也会造成可逆性差并降低电池的整体效率的问题。
近期发表的论文提出了几种能够显著提升水基锡电池(ATBs)性能和稳定性的方法。
为解决二价锡离子(Sn²⁺)不稳定这一问题,一种前景广阔的方案是引入强效抗氧化剂——对苯二酚(Hydroquinone)。中国科学家利用对苯二酚与电解液中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发生反应,从而阻止了二价锡离子的氧化,并增强了电解液的整体稳定性。
一个由新加坡和中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则发现了另一种有效方案:他们采用银涂层垂直石墨烯(Ag-VG)作为锡负极的材料。这种材料表面富含亲锡的银位点,有助于促进锡的均匀沉积,从而缓解了因沉积不均引发的电池效率降低的问题。
这些研究成果反映出科学界对水基锡电池(ATBs)日益浓厚的兴趣,也进一步印证了锡在助力构建绿色未来方面所能发挥的多重作用。通过进一步优化,这些方法有望帮助科学家克服该应用在商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障碍,为大规模储能应用提供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
欲了解更多锡领域的创新成果,敬请访问锡谷(Tin Valley)。
网址:http://tinvalley.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