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国际锡业论坛精彩回顾

4月,美丽的春城昆明,沐浴着春日的阳光。来自世界各地的锡行业同仁欢聚在这里,共同探讨全球锡工业的发展以及锡市场的变化。由国际锡研究协会(ITRI)主办,云南锡业公司协办的“2013中国国际锡业论坛” 于4月23日-25日在昆明翠湖宾馆胜利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名锡生产、消费、贸易企业,以及证券、基金、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代表参加。同时得到了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乘风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冶炼集团(MSC)和会昌锦顺达锡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是在金融市场不稳、锡价及其他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的形势下召开的。然而,借用云南锡业集团(控股)公司总经理高文翔先生发表的重要讲话来描述我们锡行业的前景:“尽管行业正在经历风雨,但是我们必将拨云见日,重见彩虹!”

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是我们坚信锡行业前景光明的坚实基础。在新一届政府的蓝图规划中,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未来十年翻一倍,达到12,000美元。高文翔先生指出中国精炼锡产量及消费量在过去十年里增加了一倍,但是矿山产量并没有增加、可经济开采的资源量也十分有限,因此他总结:“中国锡矿供应能力远远无法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潘文举先生同样也提出了国内资源有限的问题,并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资源保障水平、增加尾矿处理及终端产品的回收。

来自世界其它产锡大国的报告人也探讨了锡生产所面临的挑战。天马公司(PT Timah)董事会秘书Agung Nugroho先生称,小规模采矿缺乏监管是现在印尼面临的主要问题。天马公司拥有印尼90%的锡矿采矿权,然而私人冶炼厂却占印尼71%的出口量。但是他预测,新的开采及出口法规将使今年的情况得到改善。来自明苏公司(Minsur)的Rosa Elena Reategui女士展望了南美的锡生产前景,她指出秘鲁圣拉斐尔(San Rafael)矿山资源即将枯竭,2017年产量将急剧减少。玻利维亚扩产项目进度总体落后于原计划。然而,明苏将在巴西开始锡的生产(预计2013年产出5,200吨精锡),并于2016年在秘鲁开始Bofedal II尾矿处理项目。

会议的锡应用环节同样也混合了“风雨打窗声、拨云见长虹”的观点。几位报告人提到的主要负面问题集中在电子行业微型化和波峰焊接减少的趋势,这些都将影响到电子焊料的使用量。爱法(Alpha)亚洲区副总裁Valentijn Van Velthoven先生提到一项预测表明,电子设备生产的周期性复苏将会促使这个行业在2014年至2015年增长6 – 7%,但印制电路板产量(与焊料销售有着紧密联系)的增长仅为每年1%。IPC组装技术部首席工程师Jasbir Bath先生也提到了电子行业微型化及组装技术更新所带来的影响,但他强调了未来电子通信、汽车、医疗中无铅焊料应用增加的利好消息(总共占市场份额的34%)。同时也期待2014年7月将在中国消费者市场施行无铅焊料从自觉到强制这一转变对市场带来的利好。

中国金属包装委员会的章文灿教授及云南锡业化工材料分公司副经理郭应辉先生也对中国锡应用的前景表示乐观。章教授指出,尽管中国镀锡钢板工业存在产能过剩及质量问题,但是,未来5年,对大工厂的进一步投资将会使得中国的产能再增加300万吨/年,这对于镀锡钢板的价格及利边际利润是坏消息,但对于锡的需求是好消息。郭先生预测有机锡化工产品需求将迎来强劲增长的局面,PVC产量的迅猛增长、锡稳定剂替代铅、镉及金属盐的市场份额等都将促进中国有机锡消费的增长,从而进一步带动国内锡在化工领域用量的增加。

本届会议在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中圆满结束,会议规模和参会代表人数创下了历史之最。我们期待下一次与业内同仁的相聚,也期待风雨之后的锡工业能够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作者为国际锡研究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 崔琳女士)

 



thumb-image
关注ITA,获取更多权威资讯。

Mon – Fri 09:00 – 17:30

ITA北京(原ITRI北京)

北京代表处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一座711

总机: 00 8610 6808 0915

ITA英国总部(原I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