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3锡市场主题招待会

2012年12月6日,由国际锡研究协会(ITRI)主办,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展望2013锡市场主题招待会”在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召开。80多名来自国内锡生产、消费、贸易企业、证券、基金和研究机构的代表,以及10多位海外锡生产企业和贸易商的代表受邀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展望2013年锡市场”。8位来自不同机构、企业以及行业的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明年的锡市场进行了展望和分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潘文举先生为大会致开幕词,并高度评价了国际锡研究协会为推动全球锡工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同时也提出国内外锡企业应当加强联系,共同推进锡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锡的应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与国际锡研究协会已经于2010年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继续在锡的相关领域开展合作。

CRU中国区首席执行官John Johnson先生就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和商品市场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全球经济目前已经开始出现转折,但是向上的过程会非常缓慢。CRU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未来走势进行了划分,认为锡仍然是未来1-2年中最具上涨潜力的商品品种之一。

国际锡研究协会市场研究部经理Peter Kettle先生对全球锡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短期需求的不确定性会对价格形成压力,而矿山产量减产的趋势仍会继续。长期来看,矿山产量紧缺仍是未来锡市场的主旋律,新矿山的投资需要更高的锡价支持。

国际锡研究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崔琳女士回顾和分析了2012年中国国内锡市场的特征以及长期的发展趋势。2012年中国由于大量进口和需求疲软,导致国内市场供应过剩、库存上升。但是长期来看,原料供应的限制将会使得国内原料及供应的对外依赖度继续提升。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电子元器件小型化对于焊料行业以及锡的整体需求带来的长远影响。

泰国泰萨科公司和丰田通商公司的报告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他们对于锡价的展望,以及市场风险的理解。丰田通商公司的代表还谈到了全球锡贸易结构和LME仓库库存的情况。

来自电子材料协会电子锡焊料分会和中国包装联合会金属容器委员会的两位秘书长分别对电子锡焊料和马口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做了报告。国内电子锡焊料行业受宏观经济和出口的影响较大,行业普遍减产10%以上。中国马口铁行业近些年产能扩张快速,但仍面临产品结构调整和出口的挑战。

国际锡协总裁David Bishop先生总结了目前锡应用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国际锡协未来将在中国拓展锡应用的项目计划。锡合金燃油催化剂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将会在未来2-3年中,通过与云南锡业公司的合作,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会议最后一节的圆桌讨论会从宏观经济形势、锡的供应、需求以及价格预测方面进行了探讨。来自国内外基金、证券公司——美国BCM基金公司、广发证券公司的代表,以及主要的生产、贸易、消费企业——云南锡业公司、华锡集团、湘桂矿冶有限公司、江西会昌锦顺达公司、泰国泰萨科公司、丰田通商公司、宝钢集团和北京阿科玛化学有限公司的高层领导分别就各自的领域做了发言,并提出了对市场和价格的判断。总体来看,大家预期明年的市场将会稍好于2012年,但是价格上涨更多的依赖于宏观经济的复苏和新的增长点的出现。由于供应方面的限制,以及锡特有的以耐用消费品为主的终端消费结构,未来几年锡市场的基本面将继续保持强劲,同时对价格形成支撑。

最后,讨论会现场的50多位代表参加了由国际锡协组织的价格投票活动,通过对不同区间价格的投票,得出现场代表对于2013年LME锡现货年均价的加权平均预测值为23026美元/吨。国际锡协还分发了价格预测调查问卷,并将在明年的国际锡协的年度招待会上选举和奖励价格预测最为准确的代表。

本次会议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并圆满结束。国际锡协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并期待与各位关注锡行业的同仁在2013年4月份再次相聚于昆明的中国国际锡业论坛。届时将会有300多名来自国内外的代表参加会议,其中外方代表约100名。


(本文作者为国际锡研究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 崔琳女士)



thumb-image
关注ITA,获取更多权威资讯。

Mon – Fri 09:00 – 17:30

ITA北京(原ITRI北京)

北京代表处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一座711

总机: 00 8610 6808 0915

ITA英国总部(原I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