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南非开普敦国际锡业大会

南非,美丽的彩虹之国,以它迷人的风景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往。2012年4月23-25日,由国际锡研究协会(ITRI)主办的国际锡业大会在南非开普敦召开。会议酒店——Mount Nelson历史悠久,坐落在开普敦著名的桌山脚下。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初级勘探企业、矿山、冶炼厂、大型生产商、消费企业、贸易商、证券公司、投行、基金、研究机构以及政府、非政府组织等相关代表欢聚一堂,共同探讨锡市场及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此次锡业大会参会代表共有265人,创下了历届国际锡业大会的记录。还有一些希望参会的人员,由于酒店场地的限制,没能安排注册,略有遗憾,但也从侧面反映了锡行业在近两年的关注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尽管ITRI是第一次选择在南非召开世界级大会,但由于前期策划准备工作充分,会议安排周到细致,嘉宾的报告精彩纷呈,与会者之间交流密切,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四场专题报告 对锡行业未来发展乐观

本届锡业大会共有24篇精彩报告,分为市场、负责任的供应链、新的锡供应以及中国市场四个专题。整体来看,大部分观点对中长期锡行业和价格比较乐观。尽管未来几年锡的消费速度可能会放缓,但全球范围内矿山产量增幅更小,而且缺乏新项目投产,因此未来3-5年全球锡市场仍然会是供应短缺的状态,库存会持续减少到较低的水平。未来锡的需求面临各种挑战和机遇。传统的应用领域——焊料和马口铁行业可能面临小型化和减薄化的威胁,不过由于锡的无毒性以及其他方面的优越特性,锂离子电池、不锈钢、阻燃剂等方面会有广大的发展前景。

短期内,对市场影响比较大的是中国需求。一季度,大部分国内焊料企业的产量减幅在20%-30%左右。同时,中国从去年9月份至今年3月份进口量为23000多吨。大量的进口并没有及时被消化掉,转而成为了库存,造成国内市场供应过剩。未来几个月,中国进口估计会减少,甚至有转向出口的可能,对于国际市场来说,是不利因素。另外,欧债危机的不确定性,也是市场担忧的另一个方面。但美国和日本的需求正在逐渐走强,全球流动性过剩也促使基金进入商品市场的头寸增多。因此,价格在19000-20000美元左右的低位有较强的支撑。ITRI对于下半年,尤其9月份以后的价格仍比较看好,认为全年的均价可能会在25000美元左右。

未来锡行业的生产成本上升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易受油价影响的砂矿。另外,随着新项目的投产以及成本的变化,砂矿以及手工采矿业的比例将会逐渐下降,并被在投资风险较低的发达国家的岩矿生产所取代。截至2015年,需要接近20亿美元的资金投资于新的矿山,资本回报率将严重依赖副产品的收入,比如铜、锌、钨和钽。

五家正在从事锡矿勘探的公司在大会上介绍了各自项目的进展,这些项目分别位于德国、澳大利亚、摩洛哥、西班牙。项目的开发和前景引起了很多与会代表的关注。秘鲁明苏尔公司以及俄罗斯一家基金公司则介绍了南美及俄罗斯的锡供应前景。综合来看,未来的锡供应可能会更加多元化,南美、澳大利亚、欧洲以及俄罗斯等地的供应会逐步增多,取代现在中国和印尼的二元供应状态。

印尼天马公司的代表讲述了印尼锡采矿业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由于高价的驱使,印尼的锡采矿正处在非常繁荣的时期,但同时对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矿石储量耗竭迅速,印尼锡采矿业的可持续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锡的可持续发展及中非锡生产是本届国际锡业大会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中非冲突矿产问题已经对当地居民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马来西亚冶炼公司首席执行官号召行业对冲突问题的关注应该转移到减少贫困、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来。仅仅控制精矿的流动会加剧当地的贫困,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存。他提到由于买方不愿意接受非洲精矿,2011年非洲的精矿产量已经下降至11000吨。来自刚果矿业部的官员介绍了刚果目前锡矿的生产现状以及冲突矿产对当地经济生活的影响,并且充分肯定了ITRI在处理冲突矿产问题以及iTSCi可追溯矿产资源项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对当地发展的积极贡献。在此项专题讨论中,大家的交流和提问也非常活跃。来自联合国、布隆迪、乌干达、卢旺达以及其他中非国家的代表分别发表了对冲突矿产以及非洲锡采矿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本次锡业大会中,中国话题仍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锡生产国和消费国,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对于全球金属价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CRU多商品经理——Peter Ghilchik先生在他的会议报告所说的一样,“中国需要进口金属,才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皇甫智伟先生作为大会主席主持了中国专场的发言及讨论。云南锡业公司是中国锡行业的领军企业,已经连续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锡生产商。公司的锡深加工产业发展迅速,锡材及锡化工产品的生产也位居中国第一。云锡公司在发言中还介绍了公司多元化的未来发展规划,以及中国再生锡行业的现状。

中国电子材料协会电子锡焊料分会秘书长孟广寿先生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锡焊料行业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焊料产业链,锡焊料的年产量接近12万吨,行业发展前景看好。ITRI中国区首席代表崔琳女士分析了中国锡市场目前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市场目前面临着需求疲弱和供应过剩的困境,经济放缓对于锡的下游需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下半年市场可能会逐步转好。长期来看,中国锡行业将面临需求减缓和供应短缺两个难题。电子行业难以维持过去10年高速增长的状态,同时产品结构也将更加趋向于小型化,消费可能进入慢速增长。另外,随着中国锡冶炼产能的扩张以及锡资源量的下降,未来原料获取将会是冶炼厂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对进口原料的依赖度将会继续提升。但是纵观全球市场,可流通的精矿很少,对海外资源的控制应该是中国锡行业长期发展战略之一。

专业社交公司策划交流互动专场

本届锡业大会另一大特色是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会议期间特别安排交流互动专场,由专业的社交公司参与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代表们在此环节中被安排与尽可能多的代表相互交流,并迅速了解对方的业务范围。此外,鸡尾酒会、各种宴会以及当地的参观活动等,让代表们有足够的机会进行交流,寻找合作伙伴,并达成合作协议或意向。很多公司和机构也利用此次机会,安排与客户之间的私人会议等等。国际锡业大会已经成为行业内最重要的谈判和交流平台。

会议提前1年策划,现场组织细致周到

大会期间,有很多代表称赞会议组织和安排细致而且周到。会议之前每位代表都会收到有关会议以及当地旅游、交通等方面的详细会议须知。饮食方面,为了照顾各国和地区的民族饮食习惯,专门安排了不同的餐饮分区。另外,为了适应日益增加的中国代表的需求,本次会议还安排了中英文同声传译。30多名来自中国的企业和行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且反映收获丰厚。

国际锡业大会的策划工作在会议召开前1年启动。报告专家的邀请,对当地酒店、风土人情的考察,以及各项活动的安排都需要组织者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工作。由于国际锡业大会每届都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召开,因此也加大了会议组织和安排的难度。

精彩纷呈的国际锡业大会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非当地多彩的风土人情、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热情的民众也让代表们流连忘返。我们期待下一次的聚首,期待下一站的精彩!

(本文作者为国际锡研究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 崔琳女士)



thumb-image
关注ITA,获取更多权威资讯。

Mon – Fri 09:00 – 17:30

ITA北京(原ITRI北京)

北京代表处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一座711

总机: 00 8610 6808 0915

ITA英国总部(原I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