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兴业银锡拟收购Atlantic Tin(2025.05.07)

Achmmach矿的开发商Atlantic Tin已建议其股东接受来自兴业银锡的收购要约。

兴业银锡提出以每股0.24澳元(约合人民币1.20元)的价格收购Atlantic Tin,该报价较Atlantic Tin 2024年11月融资时的发行价溢价20%。

Atlantic Tin的董事会已一致建议股东接受该收购要约。此要约得到了公司最大股东——投资基金Pala的支持,该基金持有Atlantic Tin近72%的已发行股本。

Atlantic Tin持有位于摩洛哥的Achmmach锡项目75%的股份,Toyota Tsusho Corp持有20%,Nittsetsu Mining Co持有剩余的5%。

Achmmach项目的矿产资源量为3,910万吨,锡品位0.55%,合计含锡金属量213,300吨;计划的年锡精矿产量峰值为含锡量5,000吨。

Atlantic Tin还持有邻近的Bou El Jaj和Samine勘探许可证,区域内有一座现有选矿厂将用于处理Achmmach的矿石。根据该公司2024年的概略研究,这些区域还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兴业银锡总经理张树成先生评论称,Atlantic Tin的资产组合“与兴业银锡在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方面的专业能力高度契合”。

此次收购要约“是兴业银锡拓展其全球业务版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Atlantic Tin首席执行官Simon Milroy先生强调了他对此次收购的支持,并表示:“我期待看到该资产在兴业银锡这位经验丰富的运营商手中投入生产,他们具备最大化该资产价值的有利条件,以惠及所有利益相关者”。

我们的观点:此举标志着锡开发领域的整合趋势正在加强,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非洲未来锡供应方面的影响力。Achmmach是最具潜力的新增供应项目之一,国际锡业协会期待其即将发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Atlantic Tin是国际锡业协会勘探与开发小组的成员。


2024年全球十大精锡生产商概览:地域分布与市场格局(2025.05.07)

2024年,全球精锡市场呈现出结构性调整与集中化并存的复杂格局。据国际锡协(ITA)统计,全球精锡总产量为37.19万吨,较2023年微降2.5%。尽管总量回落,市场的集中度却在提升。排名前十的生产商合计贡献了约23.46万吨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约63%,较2023年的21.84万吨增长了约7.3%。这一逆势增长凸显出头部企业的稳定性与抗压能力,其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强。

本篇文章将依据地域划分,解析这十大生产商的分布、产量变化及其对全球锡供应格局的影响,并展望未来趋势。

亚洲:全球锡产业的核心引擎

亚洲地区无疑是全球精锡生产的中心。在2024年的前十榜单中,亚洲企业占据了七席,合计产量达到17.78万吨,占十大生产商总产量的约75.8%,占全球总产量的约47.8%。

其中,中国企业独占四席,继续稳固其全球锡产业的主导地位。云南锡业继续以绝对优势领跑,凭借8.50万吨的年产量(同比增长6.2%)稳居全球第一的宝座。紧随其后的是位列第三的云南乘风,其产量为2.18万吨,与前一年基本持平,展现了其生产的稳定性。广西华锡有色表现尤为亮眼,产量从1.20万吨跃升至1.66万吨,同比增长高达38.5%,排名升至第五。江西新南山亦有温和增长,以0.97万吨名列第八,年增幅为2.1%。

这四家企业的强劲表现,共同巩固了中国在全球锡供应格局中的关键角色,尤其是在面临主要原料来源地缅甸佤邦矿山停产挑战下,中国锡企业依然通过拓展其他国家地区的原料供应和消耗已有库存保证了生产,同时再生锡产量增加,实现了精炼锡整体产量的增长(全国总产量+4.6%)。

东南亚地区的生产商表现则呈现分化态势。印尼PT Timah产量大幅反弹23.3%至1.89万吨,排名回升至第四。但值得注意的是,PT Timah实现增产的背景是印尼锡行业因官方调查遭遇重挫、全国产量锐减30.7%,既反映了该企业来之不易的恢复势头,又不可忽视行业整体挑战尤存的局面。马来西亚MSC的产量则大幅下滑21.4%至1.63万吨,降至第六位,是榜单中跌幅最大的企业之一。泰国Thaisarco表现平稳,产量小幅增长3.2%至0.95万吨,排名第九。

总体而言,亚洲企业主导地位稳固,但内部表现分化,其中中国企业韧性强劲,东南亚则更显波动。

南美双雄:战略多元化的关键支撑

南美洲作为除亚洲外最重要的精锡生产区域,在前十榜单中占据两席,合计产量4.90万吨,占十大生产商总产量的近20.9%,占全球总产量的约13.2%。该地区的两大生产商表现突出:秘鲁的Minsur以3.63万吨的产量(同比增长14.3%)稳居全球第二,在全球供应紧张的背景下,该公司强劲的增长为市场提供了关键的稳定性。同时,玻利维亚的EM Vinto也实现了显著复苏,产量同比大幅增长26.3%至1.27万吨,位列第七,展现了重要的生产潜力。这两家南美生产商的存在,对于提升全球锡供应链的地域多元化和抵御单一区域风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欧洲的再生锡代表:Aurubis Beerse

榜单上的最后一位是来自欧洲比利时的Aurubis Beerse,排名第十。该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再生锡生产商代表。其2024年产量为0.77万吨,同比下降了16.9%。尽管Aurubis Beerse产量下滑,但全球整体再生锡供应(主要由中国驱动)实际上增长了6.8%,创下历史新高。这进一步突显了再生锡在全球供应结构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2025年展望:从供应挑战到市场再平衡

回顾2024年,市场对供应中断的担忧贯穿全年,全球供应短缺一度推高价格与情绪。展望2025年,随着印尼出口政策的理顺、缅甸矿区复产进程推进、刚果(金)局势的局部缓和,供应端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

整体而言,2025年市场有望从紧平衡逐步走向供需相对宽松,甚至可能在某些阶段出现小幅过剩。然而,最终走势仍取决于供应恢复的节奏、全球宏观环境变化,以及下游需求实际落地情况。

结语:

2024年全球十大精锡生产商的版图,清晰展现出亚洲主导、南美支撑、欧洲补充、再生锡崛起的格局。产量集中度的上升与龙头企业的逆势增长形成鲜明对比,也揭示了全球锡产业在动荡中的重构趋势。

在宏观与政策多重变量交织的背景下,掌握龙头企业的动态、区域分布及产能变化,对于预判全球锡市场未来走向至关重要。未来系列文章将逐一聚焦十大企业,敬请持续关注。


​通过电子废弃物回收释放锡资源(2025.04.24)

电子废弃物(e-waste)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垃圾类别。根据《全球电子废弃物监测报告》,2022年全球产生了620亿公斤电子废弃物。在电子废弃物中发现的许多贵重金属中,锡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锡主要用于印刷电路板(PCB)上的焊料,用于连接电子元件,就平均用量而言,PCB中含有约3%的锡。

随着锡在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水处理解决方案等新技术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对锡的需求预计将进一步增长。在此背景下,采用二次回收方式补充原生锡供应,显得尤为关键。

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锡的过程涉及多个阶段,从收集和分类开始。可以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等先进技术,根据元素成分识别和分离电子废弃物,从而提高回收效率。

一旦电子废弃物材料分类完成,可以采用特定的方法来分离和回收所需的元素。对于锡,可以使用热脱焊和化学脱焊等方法。热脱焊利用高温熔化焊料,而化学脱焊则使用盐酸(HCl)等酸溶解焊料,通常还会结合氧化剂以增强过程。

还可以使用深共晶溶剂(DES)和生物浸出等替代湿法冶金技术从印刷电路板中回收锡。深共晶溶剂通常来源于植物,例如,菠菜中的草酸已被证明可以有选择地从印刷电路板中浸出锡。另一方面,生物浸出则利用细菌从印刷电路板中浸出和回收锡。

火法冶金方法,如冶炼和闪光焦耳加热(FJH),在锡回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方法利用高温快速高效地分离金属。例如,闪光焦耳加热通过快速电脉冲在毫秒内加热电子废弃物,使其成为一种节能的金属提取方法。

随着对锡需求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锡变得越来越重要。关于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锡的各种方法的全面总结可以在我们的锡谷中找到。

更多技术相关的内容欢迎访问锡谷官方网站:www.tinvalley.org


国际锡协访问巴西(2025.04.24)

今年2月,国际锡协(ITA)首席可持续发展专家Sonia Marsh和可持续发展专员Liam Rafferty-John前往巴西,拜访了ITA董事会成员单位、主要锡生产商White Solder,并深入了解当地的锡矿开采情况。

作为全球第六大精锡生产国,巴西对全球锡行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访问为ITA提供了对关键社会和环境因素的见解,并了解了国家税收系统和信息披露对矿产行业的透明度产生了积极影响。

访问行程包括参观White Solder的冶炼厂、焊料制造设施以及其本地采矿业务。其中一个重点是探讨《锡行业准则》(Tin Code)在环境、社会与治理(ESG)信息披露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其在推动可持续改进方面的作用,包括与小规模供应商的合作。。

此次访问的亮点之一是参观了最近落成的TST社区中心,该中心由White Solder全额资助,为当地家庭提供重要的日托、教育和技能发展支持。这一举措与锡行业准则所倡导的社区参与和发展原则高度一致。

ITA向White Solder公司及Tor Participações控股集团全体团队承办此次考察活动表示衷心感谢。此类交流对于ITA持续支持成员企业、推动全球负责任锡生产体系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佤邦再次推动曼相矿山复工复产(2025.04.24)

2025年4月23日上午,佤邦工业矿产管理局就曼相矿山复工复产事宜召开专题座谈会。与会方包括管理局主要领导和曼相矿山原各公司实际投资商。此次会议系原定4月1日召开的复产前交流座谈会议,后因缅甸3月底强震取消。

会议宣布了佤邦中央经济计划委员会于2025年3月发布的文件[佤经字2025—01号],并明确了曼相矿区办理开采、选厂、探矿许可证的流程,包括向佤邦工业矿产管理局办公室提交申请、登记备案、测量核验、费用核算。所有申请将由办公室整理申报,待中央经济计划委员会最终批示通过,申请人凭借缴费收据领取相关许可证。

最新的《曼相矿区办理开采、选厂、探矿许可证》文件内明确了矿硐和选厂的收费标准,较2023年12月发布的“佤经字2023-08”号文件中提及的费用大幅提高。业内人士分析,此次调价对高海拔矿硐影响有限,但低海拔矿硐及中小型选厂成本压力增加,部分资金薄弱的选厂可能面临重启困难,相比之下,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则更具优势。

我们的观点:在经历了长达 20个月的采矿禁令之后,市场仍旧对于佤邦重新开始运营保持高度关注,预计全面恢复正常开采至少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新规或推动曼相矿区资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随着 Alphamin 宣布位于刚果(金)东部的Bisie矿逐步恢复运营,佤邦的复产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一定程度地缓解供应方面的压力。


Elementos的最终可行性研究确认Oropesa锡项目具备强劲经济性(2025.04.24)

澳大利亚锡开发商Elementos(ASX: ELT)发布了其在西班牙的Oropesa锡项目的最终可行性研究(DFS) ,证实了项目强劲的经济性,并发布了首份矿石储量报告 。

位于安达卢西亚的Oropesa项目将使公司成为欧洲首家实现“从矿山到金属”垂直整合的锡生产商 。该可行性研究概述了一个每年140万吨的露天矿,预计在12年的矿山寿命内,每年平均生产3,405吨锡,并在西班牙当地冶炼厂进行加工。

2024年中期,Elementos与西班牙锡生产商CRM达成协议,收购Robledallano冶炼厂最多50%的股份,从而可在西班牙境内实现Oropesa精矿的本地锡冶炼 。

今年早些时候,Elementos宣布与Atlantic Copper合作,通过在西班牙韦尔瓦的Atlantic Copper的CirCular工厂冶炼低品位矿石和废料,以便提升回收率和锡产量。

该研究估计资本成本为1.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2亿元),包括10.4%的应急费用。预计矿山寿命内的全维持成本(AISC)平均为每吨锡金属15,000美元,C1现金成本为每吨14,440美元。

在基本情景下,假设锡价为每吨30,000美元,该项目的税后净现值为1.2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采用8%的折现率,内部收益率(IRR)为24%,投资回收期为2.7年。

此外,Elementos公布了 Oropesa项目的首个矿石的储量报告,其储量为1,590万吨,锡品位为0.36%,含金属量为57,900吨。该储量是基于0.15%的锡品位作为筛选标准确定的,包括38%的证实储量和62%的可信储量,占该项目2023年矿产资源估计值的81%。

非执行董事长Andry Greig认为,自2022年初步研究以来,项目的资本成本有所增加,但他表示,该项目现在“定义更加清晰”,新的研究仍然提供了更高的净现值和更短的投资回报周期。Greig总结称,公司拥有一个“稳健、经济性极佳的项目”。

Oropesa项目是安达卢西亚政府项目“加速器单元”的一部分,该单元支持简化监管审批流程。Elementos在4月初提交了环境和采矿许可证申请,计划完全与定性可行性研究中概述的计划一致。

董事总经理Joe David表示,许可证申请反映了“公司从和安达卢西亚政府关键部门最近互动中获得的所有反馈和理解”。

我们的观点:亚洲和非洲的锡市场在过去18个月经历了重大供应中断,凸显了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在此背景下,ITA很高兴看到行业正在朝着构建更加多元化的供应链迈进。Oropesa项目的最新进展令人备受鼓舞,随着该项目在获得许可的同时逐步推进到最终投资决策阶段,它有望成为首批上线的新供应项目之一。

Elementos是ITA勘探与开发小组的成员。


Mon – Fri 09:00 – 17:30

ITA北京(原ITRI北京)

北京代表处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一座711

总机: 00 8610 6808 0915

ITA英国总部(原I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