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平静期后,全球各国的基本金属战略储备在近期的金属市场非常活跃。然而,他们在锡这个品种中的操作却大不相同。
市场上活跃着三个重要的战略储备:美国国防后勤局DLA、韩国公共采购服务PPS和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NFSRA。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锡库存大幅下降,目前约为4000吨。美国DLA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商品储备。DLA最初是为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开始运营的,库存在在冷战期间大量增加。在鼎盛时期,DLA 储存了超过 300000 吨锡以及各种其他材料。然而,国会在1993年授权处置其99%的库存,导致在19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的大量抛售。然而,自2008年以来,锡一直未被抛售,直到今年DLA才开始抛售锡的库存。
韩国PPS既是商品贸易商,也是战略储备。该组织是在1949年1月韩国第一届政府之后成立的。该组织原为临时外事办公室,其原职责是管理海外援助。
1961年,该办公室的范围扩大到包括国内采购,1967年,PPS被赋予了稳定海外主要原材料的供应、需求和价格的任务。由于韩国国内的锡供应很少或根本没有,PPS在锡市场已经活跃了一段时间。
在中国,NFSRA最初是为了帮助管理食品进口而成立的,目前则涵盖广泛的商品,包括各类基本金属。
这三个机构目前都在市场表现活跃,但每个机构都以不同的方式行事。今年,DLA已经向美国市场销售了约400吨锡。由于美国国内精锡产量较低,精锡消费商一直受困于东南亚货物的交货延迟和不确定性。除了运输问题,消费者还不得不为锡支付创纪录的高额现货升水。客户普遍对当地的精锡货源充满渴望,但尽管锡是一个较小的品种,生产这种金属仍然带有相关成本。DLA 库存金属最初在德克萨斯州的朗霍恩冶炼厂生产,但是,由于储存期长,材料性能已经大幅下降,在使用前需要重新熔化和精炼以达到到更高的质量。
据DLA的消息来源说,该机构已经完成了计划在2021年抛售的锡库存指标。然而,在年初公布的年度计划中,政府机构获准出售其全部库存——约4000吨。如果DLA认为有必要,它很可能会继续在美国市场销售金属。
与美国机构一样,中国NFSRA今年也在抛售大宗商品。官员表示,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中国经济仍然依赖于制造业:如果价格过高,制造业将放缓,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为了控制大宗商品暴涨,NSFRA出售了大量金属,如铜、铝和锌,在第二批销售中售出了约17万吨金属。
然而,NFSRA储备中不包括锡,锡的价格也在继续上涨。虽然云南省政府曾希望建立一个临时锡库存,但这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融资。尽管机构准备了40000吨储备的资金,但参与该计划的公司和储备的金属都很少,并且所有金属已经归还,因为激励措施只持续了一年。与中美两国不同,韩国储备机构一直在寻求购买更多的金属。PPS 不断购买锡,并分发给韩国境内较小的客户。今年,韩国政府机构正寻求扩大其持有的基本金属,其中可能包括锡。虽然目前尚不清楚PPS持有多少锡,但据估计,2017年,PPS储存了约2000吨锡作为储备。
我们的观点:大宗商品储备通常被认为是稳定关键工业原材料供应的手段,或是控制商品价格的一种方式。韩国的情况就是这样,许多小公司——可能难以与大型贸易公司打交道——依靠PPS来获得金属。然而,PPS现在正与大众的想法背道而驰:它并没有为了保持高价值半导体产业的平稳运行而出售其库存,而是在购买更多的金属。由于其位于东亚,靠近锡生产中心,韩国锡消费者可能不需要像美国那样努力寻找锡。
DLA出售的金属只是暂时的救济市场。美国消费者希望锡的供应和物流在今年剩余时间里得到改善,如果未能如愿,DLA可能会再次进行市场操作。
尽管中国NFSRA在其它基本金属方面非常活跃,但通常不会储备锡。地方政府偶尔会建立少量储备。2009年,云南、湖南和广西曾储备或计划储备包括锡在内的金属。然而,这些计划通常只维持较短时间,规模也较小。考虑到中国锡供应的自给率较高,政府一般不需要严格管理价格——然而今年的锡价暴涨可能令人们重新思考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