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会议

2014中国焊料技术论坛暨焊接材料与设备展圆满结束

2014中国焊料技术论坛暨首届焊接材料与设备展于8月26至27日在深圳隆重召开,此次会议吸引了大约150名焊料及电子制造产业链同仁参会,且有300多人次参观了首届焊接材料与设备展。2014中国焊料技术论坛暨焊接材料与设备展是由ITRI-IPC中国焊料技术理事会、ITRI国际锡研究协会(中国)、IPC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中国)联合举办。

会议主办方ITRI中国区首席代表崔琳女士在大会开幕致辞中指出,电子行业的升级换代和不断提升的节能环保要求,对电子制造业产业链的变革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焊料行业贯穿其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此次焊料产业链行业盛会,旨在为中国焊料行业与电子行业搭建沟通桥梁,推动新一代焊料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大会的赞助商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华粤焊锡制品有限公司、深圳市唯特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层代表分别在大会上致辞,并表示此次会议为焊料企业与用户之间创建了非常好的交流平台。

论坛的第一节主题是焊料的可持续发展。国际锡协(ITRI)技术总监Jeremy博士对全球无铅焊料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当今行业关注的低银、低温、高温、高可靠性无铅焊料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最后对未来无铅焊料将会向多样化、个性化、更低能耗、更高可靠性、更智能的方向发展进行了展望。

国际电子商情首席分析师胡迪女士对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LED照明、汽车电子等热点应用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及预测。目前这些行业正处在增长爆发期,前景广阔。LED向民用市场的推广,可能促使行业的增长高达70%以上。传统电子元器件的替代将会进一步加快,未来电子行业的绿色发展势在必行。她同时表示,中国的电子制造行业在经历了低谷之后,自2014年开始已经显现了积极的发展势头,未来2-3年的前景较为乐观。

深圳市唯特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工程师吴晶先生对电子组装微型化对锡膏印刷工艺、焊点空洞和锡粉新要求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同时也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吴晶先生表示未来行业将会转用更多的5号粉,但这样的转变也会带来更高的工艺要求和制造成本。

会议的第二节主题是无铅焊料技术的创新,两位重量级专家的报告吸引了参会代表的极大关注。全球著名焊料专家铟泰科技技术副总裁李宁成博士重点讲述了瞬间液态结合的复合预成型焊料技术,以及替代高铅焊料的BiAg无铅焊料的开发与应用。确信爱法金属深圳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阮金全先生详细讲述了低温无铅焊料的开发背景、目标、过程以及结论。

第三节报告主要从工艺、材料、设备三个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电子组装企业可能的降低成本的新途径。电子组装行业资深专家薛广辉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了PCBA印刷设备、贴装设备的技术发展现状,波峰焊及回流焊设备发展现状,并在分析设备及工艺的同时对焊料的要求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来自重庆科技学院的尹立孟教授则详细介绍了第二代低银无铅焊料发展的大背景及其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他也对现有的低银无铅焊料专利及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深圳兴世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李林峰先生则对其公司发明的锡渣还原机设备的开发背景及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最后一节的专题讨论话题主要以低成本锡锌基无铅焊料及纳米无铅焊料为主。清华大学教授马莒生老师对锡锌基无铅焊料的研究背景及当前工作进展进行了展示。在报告之后的讨论中,华南理工大学的张新平教授与深圳福英达技术有公司的徐朴先生对这个项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李明雨教授对锡基纳米无铅焊料及银基纳米无铅焊料的进展及瓶颈进行了全面概述。李教授表示,尽管纳米无铅焊料如同锡锌基无铅焊料一样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他相信这些技术难题终将会被一一攻克。

会议期间,2014中国焊料技术论坛专家委员会主席马莒生教授宣布了大会优秀论文奖,确信爱法金属有限公司获得了这一奖项。这个奖项是由所有专家委员会成员通过公开公正的投票方式推选出来的,代表了焊料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

2014中国焊料技术论坛暨首届焊接材料与设备展在大家的热烈掌声和赞誉中圆满闭幕!很多参会代表表示明年还将继续参加这个会议,并期待更多精彩的内容。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焊料产业链同仁参与这个年度的焊料产业链盛会!我们将努力把这个会议打造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技术分享的盛会以及最佳商机平台!期待与您一起携手,共见未来!



2014国际锡业大会圆满落幕

2014年5月14日,在素有“印度洋绿宝石”之称的美丽岛屿——马来西亚槟城,召开了由国际锡协主办的第9届国际锡业大会。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代表,是近年来我们在海外举办的会议中参会人数最多的一届。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供应与需求前景展望、市场预测、交易所与定价以及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球锡行业进入了新旧资源交替的时代,未来的可持续供应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云南锡业集团总经理高文翔在大会上就全球锡资源及产业的发展趋势作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全球原生锡资源的减少不可逆转,未来锡资源的开采利用无疑将朝着开采深度更深、矿石成分更复杂、作业难度更大、品位更加贫化和成本不断上升的方向发展。这必然导致对后续生产工艺技术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从而促进资源利用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当然,也必然促使对新资源勘探投资力度的大幅增加。云锡集团在应对锡资源减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2003年起在个旧地区每年投入2亿元人民币用于深部资源勘探,10年来个旧地区新增67万吨锡资源储量。未来十年,还将继续投入25亿元人民币用于勘探开发。然而高品位资源正在减少,资源品位逐步下降。云锡集团确认的7处总计100万吨的目标资源中,大部分属于地下2,000米的矽卡岩锡石硫化矿床。云锡同时在个旧保有着近40万吨的尾矿(在澳大利亚雷尼森矿山也有部分尾矿),但高文翔强调受高成本及选矿技术难度大的影响,在锡价未达到30,000美元/吨之前是没有经济效益的。 考虑到行业的发展及成本的上升,他预计到2018年,锡价可能会上升至45,000美元/吨。

明苏公司总裁 Juan Luis Kruger先生表示明苏在未来3-5年内将提高勘探和基础建设的投入,公司的战略核心是加强在圣拉斐尔矿(San Rafael)和周边地区的勘探工作、启动尾矿再处理工厂、以及突破巴西皮廷加露天矿(Pitinga)的选矿瓶颈。2013年,明苏公司在圣拉斐尔矿进行了超过48,000米的钻探工作,是前些年勘探量的180%。不但填补了2013年的采矿资源,还增加了资源储备近100万吨。截至到2013年年底,圣拉斐尔矿锡金属储量为21.6万吨,开采寿命9.1年。今年计划采用8台钻机进行60,000米钻探工作。并且,在该矿山周边尚有3处高潜力资源,其中2处已处于初探阶段。明苏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内投入其收入的1.5 - 2.0%进行棕地再开发,并计划在秘鲁和巴西追加投入3.5-5亿美元的基建费用。圣拉斐尔矿山的尾矿量为760万吨,含锡1.05%。根据今年完成的预可行性报告的积极结果,该项目可在低运营成本的情况下维持8年。皮廷加矿山在2014年将迎来25%的产量增长,为优化现有矿石处理设施,公司将扩大资本投入金额。基础于目前含锡42.3万吨的资源储量,该矿山的寿命可以超过27年。

但是世界其他地区的矿山项目投产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红风筝资本公司(Red Kite)的Michael Jansen先生在报告中指出:“即使很多投资者倾向于投资锡资产,但在股权融资及债务融资方面仍然困难重重。”德国BGR研究所的Harald Elsner先生预测:“到2020年,目前一系列的锡项目中,只有7个新兴矿山项目会取得进展。”

一些新兴的锡生产国家,如非洲和缅甸的锡矿生产也备受关注。马来西亚冶炼集团(MSC)总裁Chua Cheong Yong先生介绍了刚果及周边国家的锡生产和投资现状。他还指出,ITRI锡供应链倡议(iTSCi)项目自2009年发起以来,已在当地取得重大进展,并覆盖非洲中部80%的精矿出口。MSC积极参与到该项目中,并且目前是唯一一家使用来自刚果和卢旺达的iTSCi贴标签的锡矿的冶炼厂。缅甸Pongpipat公司总裁介绍了缅甸目前锡矿的生产情况和投资前景,提出未来缅甸将可能成为下一个锡的主要生产国。

ITRI勘探和开发小组的10家成员分别在大会上介绍了各自项目的进展情况,其中有一些项目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来自消费领域的公司分别谈及了锡在各领域的消费前景,Alent公司介绍了汽车及LED照明领域焊料的新应用,ITRI技术领域的专家也指出,锡在能源产业方面有着长期机遇。

会议还邀请了香港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HKEx/LME)以及印尼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ICDX)的高级官员分别对各自交易所的合约及计划进行了介绍。ICDX的Megain Widjaja先生指出:“自去年8月印尼出口新规实施以来,在最初的9个月里印尼出口了价值8.14亿美元的3.5万吨锡(截止目前出口量已超过4万吨)。印尼新规对其锡产业有着积极的影响并减小了全球锡价的波动。” 香港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HKEx/LME)的刘博雅女士透露“港交所计划在近期推出包含锡在内的六种基本金属的迷你人民币合约品种,目前正在进行积极的准备工作。”

ITRI的专家Peter Kettle先生以及崔琳女士对于全球和中国锡市场短期及中长期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和解读。Peter先生指出印尼供应的不确定性仍将是影响短期市场的重要因素,中长期看,与能源相关的锡消费领域前景更好。全球库存将在未来几年内降至很低的水平,价格也极有可能继续上涨。

崔琳女士对于未来中国的消费和生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尽管未来十年,中国的锡消费增长将会减速,但是仍然会强于产量的增长。中国也将会逐渐成为一个显要的锡金属以及原材料的净进口国。对于中国的生产商来说,如何保障原材料的供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的锡生产商还将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对于环境污染的管控以及技术升级所需要的投资正在增加。

其他重要的报告还包括来自消费企业英特尔公司(Intel)的报告;印尼环保和社会经济问题综述以及有关澳斯麦特冶炼技术的报告。

同时,由印尼冶炼厂发起成立的新组织——印尼锡出口商协会(AETI)在国际锡业大会上宣布成立,该协会发言人表示新的协会将积极的与国际锡协及国际锡业界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促进印尼锡行业的发展。

大会报告结束之后,会议主办方以及马来西亚冶炼集团(MSC)组织参会代表参观了MSC公司位于槟城的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冶炼厂,以及该公司坐落在马来西亚半岛北部的全球最大的露天锡矿山——Rahman Hydraulic矿山(RHT)。MSC公司高质量的接待给参观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代表表示通过此次参观,对于锡的历史、生产工艺和技术有了充分的了解。

本届锡业大会在掌声中圆满结束。国际锡协对参与组织、赞助、演讲及出席的各位锡业精英表示衷心地感谢!锡路有你更精彩,我们期待下一次与您再相聚!


2013中国焊料技术论坛成功召开

由ITRI国际锡研究协会主办,IPC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协办的2013中国焊料技术论坛于11月8日在深圳圆满落下帷幕。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国内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全球著名焊料生产企业、国内大型电子制造企业的80多名相关人员前来参加。

随着中国电子制造业的发展,焊料行业在过去十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更新步伐加快,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尤其是无铅焊料大规模引入市场之后,焊料产品的可靠性及其他方面的性能正在经历着不同的考验。同时,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也给行业带来了冲击。2013中国焊料技术论坛围绕着以上的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业内领先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带来了他们最新的观点和技术前沿发展信息。

本次论坛的主题包含全球焊料技术的发展趋势及中国RoHS的新进展、电子辅料发展及新型组装工艺的探索与研究、无铅焊料的最新研究及技术进展、焊料在电子工业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作为论坛开场的重要主题演讲,国际锡研究协会的技术总监Jeremy博士阐述了无铅软钎焊技术的变革、微型化对行业的影响及未来新型的软钎焊技术和焊料。随后工信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标准工作组秘书长邢卫兵先生详细讲解了中国RoHS的实施进展情况及未来政策的展望;国内外领先的焊料企业,确信爱法、深圳福英达、汉高乐泰、斯倍利亚、铟泰公司分别就助焊剂、锡粉、高可靠性无铅焊料、预成型片等方面做了精彩的演讲;电子组装企业中兴、伟创力的专家们在会上与大家分享了新型组装工艺的探索试验结果;此外,国内几个著名高校的教授们也带来了他们关于焊料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并在海报展览区展出了相关成果。所有报告都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每一个演讲结束之后的提问也非常积极踊跃。同时,会议为各位与会代表提供了充分的交流时间,焊料、电子企业、研究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大家都表示在会议上得到了很多收获。

此次论坛的报告内容概览如下:

ITRI中国焊料技术论坛,旨在为中国焊料行业与电子行业提供强大的交流平台,提高业界对焊料的关注度,推动焊料技术的发展。本次活动得到了广东中实金属有限公司、东莞华粤焊锡制品有限公司、ITRI-IPC中国焊料技术理事会及华南理工大学的大力支持和赞助。我们期待2014年与大家再次相聚!

 关于ITRI

ITRI-国际锡研究协会(www.itri.com.cn)是世界锡行业最重要的、权威的、非盈利会员组织,在与锡相关的技术领域有着超过80年的历史经验。国际锡研究协会的核心目标是支持和鼓励现有的锡的使用以及新应用。自成立以来,它一直非常关注并长期支持锡下游行业的发展。ITRI-国际锡研究协会是最早研究锡焊料技术的机构之一,在全球焊料行业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并建立了广泛的行业网络。国际锡研究协会于2009年进入中国,并在北京设立代表处。


ITRI-IPC 中国焊料技术理事会宣布成立

2013年11月7日,ITRI-IPC中国焊料技术理事会成立大会在深圳福朋喜来登酒店胜利召开,理事会正式对外宣布成立。本理事会的核心目标是为焊料及电子组装企业搭建沟通桥梁,致力于解决焊料行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发起合作项目并提供解决方案,推进新一代焊料技术的发展。理事会目前共有15家会员企业,融合了国内重要的焊料生产企业和电子制造企业。理事会下一步将重点关注焊料在电子应用领域的技术问题,并通过理事会成员的合作寻找和探索解决方案。同时,理事会将着力建设焊料合金性能数据库,为成员企业的产品评估和研发工作提供基础支持。

ITRI-IPC中国焊料技术理事会将积极了解下游行业的需求,了解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障碍,并通过共同努力,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沟通问题,同时联合业界的力量,为焊料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做出努力!我们诚挚欢迎焊料及电子组装产业链上的各位有识之士、认同技术推动发展的企业加入我们,共同促进行业的进步!


理事会的现有会员企业如下:

确信爱法金属深圳有限公司

云南锡业锡材有限公司

伟创力制造(珠海)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中实金属有限公司

深圳市兴鸿泰锡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唯特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泰星电子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厦门及时雨焊料有限公司

东莞升贸锡制品有限公司

稀玛明高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斯倍利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铟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中山翰华锡业有限公司

金封焊宝有限责任公司

东莞市星马焊锡有限公司

 

有关理事会的详情请联系:

ITRI 中国  王超                                    IPC 中国 苗鲜鲜

邮 箱:wangchao@itri.co.uk           CathyMiao@ipc.org

电 话:010-6808 0915                      021-22210106

传 真:010-6808 0975                      010-6788 5326

网 站:www.itri.com.cn                      www.ipc.org.cn


关于ITRI

ITRI-国际锡研究协会(www.itri.com.cn)是世界锡行业最重要的权威的、非盈利的会员组织,在与锡相关的技术领域有着超过80年的经验。国际锡研究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很关注和支持锡下游行业的发展,它核心目标是支持和鼓励现有的锡的使用以及新应用。ITRI-国际锡研究协会作为最早的一家研究锡焊料技术的研究机构,它在全球焊料行业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并建立了广泛的行业网络。国际锡研究协会于2009年进入中国,并在北京设立代表处。

 

关于IPC 

IPC—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www.IPC.org.cn)是一家全球性非盈利电子行业协会,IPC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班诺克本,中国总部设在上海。我们致力于提升3300多家会员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帮助他们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我们的会员企业遍布在包括设计、印制电路板、电子组装和测试等电子行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作为会员驱动型组织,我们提供的服务主要有:行业标准、培训认证、市场研究和环境保护,并且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工业项目来满足这个全球产值达2.17万亿美元的行业需求。此外,IPC在深圳、北京、苏州、成都、新墨西哥州的陶斯、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俄罗斯的莫斯科、印度的班加罗尔、泰国的曼谷等地都设有办事机构。



2013中国国际锡业论坛精彩回顾

4月,美丽的春城昆明,沐浴着春日的阳光。来自世界各地的锡行业同仁欢聚在这里,共同探讨全球锡工业的发展以及锡市场的变化。由国际锡研究协会(ITRI)主办,云南锡业公司协办的“2013中国国际锡业论坛” 于4月23日-25日在昆明翠湖宾馆胜利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名锡生产、消费、贸易企业,以及证券、基金、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代表参加。同时得到了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乘风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冶炼集团(MSC)和会昌锦顺达锡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是在金融市场不稳、锡价及其他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的形势下召开的。然而,借用云南锡业集团(控股)公司总经理高文翔先生发表的重要讲话来描述我们锡行业的前景:“尽管行业正在经历风雨,但是我们必将拨云见日,重见彩虹!”

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是我们坚信锡行业前景光明的坚实基础。在新一届政府的蓝图规划中,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未来十年翻一倍,达到12,000美元。高文翔先生指出中国精炼锡产量及消费量在过去十年里增加了一倍,但是矿山产量并没有增加、可经济开采的资源量也十分有限,因此他总结:“中国锡矿供应能力远远无法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潘文举先生同样也提出了国内资源有限的问题,并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资源保障水平、增加尾矿处理及终端产品的回收。

来自世界其它产锡大国的报告人也探讨了锡生产所面临的挑战。天马公司(PT Timah)董事会秘书Agung Nugroho先生称,小规模采矿缺乏监管是现在印尼面临的主要问题。天马公司拥有印尼90%的锡矿采矿权,然而私人冶炼厂却占印尼71%的出口量。但是他预测,新的开采及出口法规将使今年的情况得到改善。来自明苏公司(Minsur)的Rosa Elena Reategui女士展望了南美的锡生产前景,她指出秘鲁圣拉斐尔(San Rafael)矿山资源即将枯竭,2017年产量将急剧减少。玻利维亚扩产项目进度总体落后于原计划。然而,明苏将在巴西开始锡的生产(预计2013年产出5,200吨精锡),并于2016年在秘鲁开始Bofedal II尾矿处理项目。

会议的锡应用环节同样也混合了“风雨打窗声、拨云见长虹”的观点。几位报告人提到的主要负面问题集中在电子行业微型化和波峰焊接减少的趋势,这些都将影响到电子焊料的使用量。爱法(Alpha)亚洲区副总裁Valentijn Van Velthoven先生提到一项预测表明,电子设备生产的周期性复苏将会促使这个行业在2014年至2015年增长6 – 7%,但印制电路板产量(与焊料销售有着紧密联系)的增长仅为每年1%。IPC组装技术部首席工程师Jasbir Bath先生也提到了电子行业微型化及组装技术更新所带来的影响,但他强调了未来电子通信、汽车、医疗中无铅焊料应用增加的利好消息(总共占市场份额的34%)。同时也期待2014年7月将在中国消费者市场施行无铅焊料从自觉到强制这一转变对市场带来的利好。

中国金属包装委员会的章文灿教授及云南锡业化工材料分公司副经理郭应辉先生也对中国锡应用的前景表示乐观。章教授指出,尽管中国镀锡钢板工业存在产能过剩及质量问题,但是,未来5年,对大工厂的进一步投资将会使得中国的产能再增加300万吨/年,这对于镀锡钢板的价格及利边际利润是坏消息,但对于锡的需求是好消息。郭先生预测有机锡化工产品需求将迎来强劲增长的局面,PVC产量的迅猛增长、锡稳定剂替代铅、镉及金属盐的市场份额等都将促进中国有机锡消费的增长,从而进一步带动国内锡在化工领域用量的增加。

本届会议在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中圆满结束,会议规模和参会代表人数创下了历史之最。我们期待下一次与业内同仁的相聚,也期待风雨之后的锡工业能够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作者为国际锡研究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 崔琳女士)

 



展望2013锡市场主题招待会

2012年12月6日,由国际锡研究协会(ITRI)主办,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展望2013锡市场主题招待会”在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召开。80多名来自国内锡生产、消费、贸易企业、证券、基金和研究机构的代表,以及10多位海外锡生产企业和贸易商的代表受邀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展望2013年锡市场”。8位来自不同机构、企业以及行业的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明年的锡市场进行了展望和分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潘文举先生为大会致开幕词,并高度评价了国际锡研究协会为推动全球锡工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同时也提出国内外锡企业应当加强联系,共同推进锡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锡的应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与国际锡研究协会已经于2010年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继续在锡的相关领域开展合作。

CRU中国区首席执行官John Johnson先生就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和商品市场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全球经济目前已经开始出现转折,但是向上的过程会非常缓慢。CRU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未来走势进行了划分,认为锡仍然是未来1-2年中最具上涨潜力的商品品种之一。

国际锡研究协会市场研究部经理Peter Kettle先生对全球锡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短期需求的不确定性会对价格形成压力,而矿山产量减产的趋势仍会继续。长期来看,矿山产量紧缺仍是未来锡市场的主旋律,新矿山的投资需要更高的锡价支持。

国际锡研究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崔琳女士回顾和分析了2012年中国国内锡市场的特征以及长期的发展趋势。2012年中国由于大量进口和需求疲软,导致国内市场供应过剩、库存上升。但是长期来看,原料供应的限制将会使得国内原料及供应的对外依赖度继续提升。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电子元器件小型化对于焊料行业以及锡的整体需求带来的长远影响。

泰国泰萨科公司和丰田通商公司的报告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他们对于锡价的展望,以及市场风险的理解。丰田通商公司的代表还谈到了全球锡贸易结构和LME仓库库存的情况。

来自电子材料协会电子锡焊料分会和中国包装联合会金属容器委员会的两位秘书长分别对电子锡焊料和马口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做了报告。国内电子锡焊料行业受宏观经济和出口的影响较大,行业普遍减产10%以上。中国马口铁行业近些年产能扩张快速,但仍面临产品结构调整和出口的挑战。

国际锡协总裁David Bishop先生总结了目前锡应用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国际锡协未来将在中国拓展锡应用的项目计划。锡合金燃油催化剂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将会在未来2-3年中,通过与云南锡业公司的合作,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会议最后一节的圆桌讨论会从宏观经济形势、锡的供应、需求以及价格预测方面进行了探讨。来自国内外基金、证券公司——美国BCM基金公司、广发证券公司的代表,以及主要的生产、贸易、消费企业——云南锡业公司、华锡集团、湘桂矿冶有限公司、江西会昌锦顺达公司、泰国泰萨科公司、丰田通商公司、宝钢集团和北京阿科玛化学有限公司的高层领导分别就各自的领域做了发言,并提出了对市场和价格的判断。总体来看,大家预期明年的市场将会稍好于2012年,但是价格上涨更多的依赖于宏观经济的复苏和新的增长点的出现。由于供应方面的限制,以及锡特有的以耐用消费品为主的终端消费结构,未来几年锡市场的基本面将继续保持强劲,同时对价格形成支撑。

最后,讨论会现场的50多位代表参加了由国际锡协组织的价格投票活动,通过对不同区间价格的投票,得出现场代表对于2013年LME锡现货年均价的加权平均预测值为23026美元/吨。国际锡协还分发了价格预测调查问卷,并将在明年的国际锡协的年度招待会上选举和奖励价格预测最为准确的代表。

本次会议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并圆满结束。国际锡协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并期待与各位关注锡行业的同仁在2013年4月份再次相聚于昆明的中国国际锡业论坛。届时将会有300多名来自国内外的代表参加会议,其中外方代表约100名。


(本文作者为国际锡研究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 崔琳女士)



Mon – Fri 09:00 – 17:30

ITA北京(原ITRI北京)

北京代表处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一座711

总机: 00 8610 6808 0915

ITA英国总部(原ITRI)